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21): 3801-3805.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21.001
• 组织工程骨及软骨材料 tissue-engineered bone and cartilage materials • 下一篇
彭 程1,崔福斋2,朱振安3,胡 堃2,孙大川1,李俊光1,胡春林1,刘宗海1,盛宏彪1
Peng Cheng1, Cui Fu-zhai2, Zhu Zhen-an3, Hu Kun2, Sun Da-chuan1, Li Jun-guang1, Hu Chun-lin1, Liu Zong-hai1, Sheng Hong-biao1
摘要:
背景:纳米科技的发展和对自体红骨髓的深入认识为治疗骨不连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经皮注射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红骨髓微创治疗兔尺骨骨不连的可行性。 方法:取4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尺骨不连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于骨不连处经皮植入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生物活性纳米骨浆、自体浓缩红骨髓或不做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术后进行X射线片检查并进行放射学骨愈合评分,12周动物处死后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定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放射学评分显示新骨形成的速度: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组>生物活性纳米骨浆组>自体浓缩红骨髓组>空白对照组(P < 0.01)。生物力学测定显示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形成新骨的生物力学强度高于生物活性纳米骨浆(P < 0.01),但低于正常骨组织(P < 0.01)。组织学观察显示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组新生骨量较多,骨不连处形成了新的骨性连接;生物活性纳米骨浆组新生骨量多,骨不连处有软骨团形成,部分形成骨性连接;自体浓缩红骨髓组有部分软骨样组织形成,无骨性连接;空白对照组尺骨骨不连处纤维组织形成,无骨性连接。结果提示生物活性纳米骨浆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后具有一定的骨诱导作用,注入体内后成骨速度、形成新骨的质量及力学强度明显优于单纯的纳米骨浆或红骨髓,可用于经皮注射修复实验性骨不连。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