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16): 3007-3010.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16.039
• 生物材料临床实践 clinical practice of biomaterials • 上一篇 下一篇
赵 刚1,刘宏建2,周英杰1
Zhao Gang1, Liu Hong-jian2, Zhou Ying-jie1
摘要:
背景:现在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填充材料主要为聚甲基丙烯酸,但聚甲基丙烯酸为永久性异物,不能促进骨再生,随着时间的延长机械性能有下降的可能,学者们正在积极寻找新型的填充材料替代聚甲基丙烯酸。 目的:观察不同充填材料在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山羊模型上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效果及影像表现。 方法:应用适当的机械压力造成骨质疏松山羊三节段椎体骨折模型,在G形臂X射线机监视下,选取骨折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分别充填聚甲基丙烯酸、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结果与结论: ①12只山羊36个椎体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均成功,3种材料的充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均为(3.5± 1.8) mL;聚甲基丙烯酸推注阻力较大,可操作时间短,术中显影较好,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推注阻力较小,可操作时间长;无渗漏占位。②术后第2天CT扫描结果显示,3种充填材料不规则分布于椎体内,呈斑片状高密度影,36个椎体中有6个椎体出现渗漏,其中4例系聚甲基丙烯酸所致,1例系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所致,1例系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所致。③扫描电镜观察示聚甲基丙烯酸组所有材料与宿主骨之间不能紧密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和宿主骨均紧密结合,无界膜形成。结果提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具有可操作性长,发生骨替代时间较短,有利于永久性重建脊柱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