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16): 3033-3040.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16.045
• 组织工程骨及软骨材料 tissue-engineered bone and cartilage materials • 上一篇
Anne Bernhardt●1, Anja Lode●1, Sivadasan Suresh Babu●2, Antje Vogel●1, Thomas Hanke●1, Sebastian Thieme●3, Hare Krishna Varma●2, Angela Rösen-Wolff●3, Michael Gelinsky●1, Annie John●2
出版日期:
2010-04-16
发布日期:
2010-04-16
作者简介:
Anne Bernhardt☆, Ph.D.,Institute of Materials Science, Max Bergmann Center for Biomaterials, 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ermany
abernhardt@nano.tu-dresden.de
Anne Bernhardt●1, Anja Lode●1, Sivadasan Suresh Babu●2, Antje Vogel●1, Thomas Hanke●1, Sebastian Thieme●3, Hare Krishna Varma●2, Angela Rösen-Wolff●3, Michael Gelinsky●1, Annie John●2
Online:
2010-04-16
Published:
2010-04-16
About author:
Anne Bernhardt☆, Ph.D.,Institute of Materials Science, Max Bergmann Center for Biomaterials, 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ermany
abernhardt@nano.tu-dresden.de
摘要:
由于羟基磷灰石陶瓷与骨无机质的化学成份相似,所以10年来研究者对羟基磷灰石陶瓷在骨修复替换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羟基磷灰石因其高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已被广泛的应用,但羟基磷灰石的再吸收能力差。文章对由硅酸钙、β-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组成的三相陶瓷复合物进行了研究。在三相陶瓷复合物环境下,采用不同比率硅酸钙、β-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对骨髓夹源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研究。 细胞在加入和没有加入成骨细胞的情况下培养28 d。采用碱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基因码转录和骨唾液蛋白Ⅱ表达评估成骨分化水平。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陶瓷复合80%羟基磷灰石材料上完成预实验。将鼠颅盖骨成骨细胞与人单核细胞共同培养以分析其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可能性。结果显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陶瓷复合物材料上表现出快速黏附和高度增殖率,在所有实验材料上,成骨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碱性磷酸酶基因码转录和骨唾液酸蛋白Ⅱ的表达在3种材料上同样增加。扫描电镜和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结果证明在陶瓷复合80%羟基磷灰石材料上的人单核细胞向破骨样细胞分化。结果提示制备的三相陶瓷复合材料支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以及人单核细胞与成骨细胞联合培养条件下破骨细胞形成。
中图分类号:
Anne Bernhardt, Anja Lode, Sivadasan Suresh Babu, Antje Vogel, Thomas Ha. 硅酸钙、β-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三相陶瓷复合物与骨细胞活性的体外鉴定[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0, 14(16): 3033-3040.
Anne Bernhardt●1, Anja Lode●1, Sivadasan Suresh Babu●2, Antje Vogel, Thomas Hanke, Sebastian Thieme, Hare Krishna Varma, Angela Rösen-Wolff, Michael Gelinsky, Annie John. In vitro characterization of bone cell activity on triphasic ceramic composites from calcium silicate, beta-tricalcium phosphate and hydroxyapatite[J].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10, 14(16): 3033-3040.
[1] | 朱 宁, 杨新明, 阮建伟. 雷公藤甲素干预脊髓损伤模型Thy-YFP转基因小鼠调节自噬及抑制细胞凋亡[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在线): 1-. |
[2] | 廖 源, 屈萌艰, 刘 静, 钟培瑞, 曾亚华, 王 婷, 肖 豪, 李 兰, 刘丹妮, 杨 璐, 周 君. 超短波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在线): 2-. |
[3] | 孔德胜, 何晶晶, 冯宝峰, 郭瑞云, Asiamah Ernest Amponsah, 吕 飞, 张舒涵, 张晓琳, 马 隽, 崔慧先. 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动物模型脊髓损伤疗效评价的Meta 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在线): 3-. |
[4] | 李啸群, 徐凯航, 纪 方. 补骨脂异黄酮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缓解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在线): 4-. |
[5] | 张 霜, 徐晓梅, 曾 阳, 袁小平, 林富伟. 孤儿核受体Rev-erbα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1): 4921-4926. |
[6] | 荀 翀, 王 强, 李长洲, 刘晓峰.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潜在分子靶点治疗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1): 4927-4933. |
[7] | 陈 佳, 杨艺强, 胡 晨, 陈 琦, 赵 恬, 雍 敏, 马东洋, 任利玲.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构建预血管化成骨细胞膜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1): 4934-4940. |
[8] | 廖 健, 黄晓林, 周 倩, 霍 花, 齐昱晗, 伍 超, 石前会, 杨童景, 廖运茂, 梁 星. 煅烧骨/壳聚糖复合材料促进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1): 4941-4947. |
[9] | 王国梁, 李彦林, 向耀宇, 贾 笛, 李灿章, 何 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诱导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miRNA表达谱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1): 4948-4953. |
[10] | 李园琦, 林 海, 罗红蓉, 张兴栋. 线粒体自噬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关联[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1): 4954-4960. |
[11] | 刘 浩, 刘 军, 芮永军, 汤峰林, 陆 淼, 丁 涛. 成骨诱导因子Nell-1及Noggin短发卡RNA联合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促成骨分化能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1): 4966-4970. |
[12] | 伟人悦, 厉雪纯, 李 妍, 于 扬, 张 宇, 刘忠华. 无血清单层细胞诱导法培养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1): 4971-4978. |
[13] | 郑海军, 晋 辉, 崔红玲, 朱亚坤, 曾 辉, 韩风杰, 邱翠婷, 刘 静.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安全性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8): 4573-4579. |
[14] | 马 超, 王辉山, 韩劲松, 尹宗涛, 张锡祾.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和外科消融迷宫手术治疗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8): 4580-4587. |
[15] | 侯海生, 杨 利, 闫小伟.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应用轻质3D Max补片与普通补片的效果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8): 4588-459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