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30): 5559-5563.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30.013
• 骨与关节图像与影像 bone and joint imaging • 上一篇 下一篇
章庆峻,胡玉华,钱金用,王长峰,庞 亮
Zhang Qing-jun, Hu Yu-hua, Qian Jin-yong, Wang Chang-feng, Pang Liang
摘要:
背景:对来源于脊髓前方压迫重、压迫节段长的颈椎病,从前侧入路对脊髓直接减压,手术效果确切,但手术风险大、难度高临床往往采用颈后入路。目前文献检索,在国内外尚未发现关于颈椎管前路入路单开门式椎管扩大成形的相关文献报道。 目的:设计椎管前方单开门扩大减压术并分析该方案的解剖学基础。 方法:选20具人颈椎C 3~7 干燥标本,共100个椎体,用卡尺测量每一椎体的钩突尖与横突孔内侧壁间距、双侧钩突尖间距及椎体矢状径。另选用3具经甲醛浸泡的成人尸体标本,模拟手术操作并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eneation10 CT进行螺旋扫描观察。椎体前侧开槽,保留椎体后壁,用自制起重式拉勾缓慢将三边开槽的椎体后壁边分离并吊起,切除椎体后壁和后纵韧带,后纵韧带与硬脊膜粘连严重不能分离者,在椎体后壁术侧边缘打孔用丝线固定于非术侧椎体上。 结果与结论:尸体标本模拟手术操作进行顺利,螺旋CT扫描示骨窗减压好。测量结果显示,钩突尖与椎动脉孔间距、钩突尖间距、椎体矢状径从C 3~7逐渐增大,分别为(3.0±0.2)~(3.9±0.5) mm,(20.2±1.9)~(26.3±1.7) mm,(14.2±1.3)~(17.4±1.9) mm。提示颈椎管前方单开门扩大减压是治疗严重的来自颈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如后纵韧带骨化、骨质增生、骨化的椎间盘等颈椎病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案。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