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 彬, 彭银虓, 薛 力, 秦 辉, 梁益建. 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与传统颈前路钢板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9): 1342-1347. |
[2] |
张志伟, 李 利, 黄兹谕, 吴多艺, 甘发荣, 叶宝飞, 张 岩, 张泰标, 胡万钧. 单、双侧椎弓根入路及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灌注量与渗漏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9): 1353-1358. |
[3] |
钟远鸣, 罗 满, 唐福波, 唐 成.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与外力程度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9): 1400-1404. |
[4] |
罗海涛, 程祖珏, 吕世刚, 肖爵贤, 何 伟, 黄 凯, 范阳华, 祝新根. 显微镜辅助与传统直视下颈椎前路减压治疗颈椎病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9): 1464-1470. |
[5] |
和雨洁, 王海燕, 李志军, 李筱贺, 蔡永强, 戴丽娜, 许阳阳, 王一丹, 徐雪彬. 学龄期儿童胸椎经“椎弓根-肋骨”单元内固定的数字化测量[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6): 869-876. |
[6] |
刘 路, 王 星, 康小燕, 李贵花, 李筱贺, 高 尚, 蔡永强, 张少杰, 李志军. 7-12岁儿童颈椎关节突关节的数字化三维形态研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6): 877-881. |
[7] |
曹 斌, 左玉强, 李存瑞, 康伟峰, 于海泉, 苏敬阳.
成人无症状前凸型颈椎矢状面平衡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特征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6): 898-902. |
[8] |
罗培杰, 袁 凯, 李大星, 张顺聪, 郭惠智, 唐永超, 周腾鹏, 郭丹青, 李永贤, 莫国业. 长、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并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 342-347. |
[9] |
高阳阳, 车先达, 韩鹏飞, 梁 斌, 李鹏翠. 透视引导与机器人辅助椎弓根置钉效果的荟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 446-452. |
[10] |
林云志, 方国芳, 李修往, 吴家昌, 吴铭杰, 谭 亮, 赖国华, 叶灼烽, 桑宏勋. 半自动脊柱手术机器人系统在脊柱外科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4): 3792-3796. |
[11] |
郭惠智, 唐永超, 梁 德, 张顺聪, 杨志东, 袁 凯, 郭丹青, 李永贤, 莫国业. 选择性首尾端椎弓根螺钉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4): 3815-3820. |
[12] |
陈 盛, 刘建航, 刘本涛, 张兆剑, 李本澈, 张 帆, 李东飞. 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制作的关注热点[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4): 3890-3896. |
[13] |
杨 胜, 唐 超, 廖烨晖, 唐 强, 马 飞, 何洪淳, 钟德君. 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过程中枕颈角和后枕颈角的合理选择[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3): 3654-3661. |
[14] |
许阳阳, 张 凯, 李志军, 张云凤, 苏宝科, 王 星, 王利东, 王一丹, 和雨洁, 李 琨, 王海燕, 李筱贺. 12-15岁青少年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最佳选择的形态学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1): 3321-3328. |
[15] |
张俊辉, 许华亮, 昌 宏, 林柱坚, 宋炎成. 颈前路零切迹融合器ROI-C与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1): 3329-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