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25): 4661-4664.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25.025
• 生物材料临床实践 clinical practice of biomaterials • 上一篇 下一篇
徐俊杰1,李业海1,唐浩然1,梁俊升1,董利军2,王 强2
Xu Jun-jie1, Li Ye-hai1, Tang Hao-ran1, Liang Jun-sheng1, Dong Li-jun2, Wang Qiang2
摘要: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新方法,目前已经在各大医院广泛开展,但是在临床上很多病例有多个椎体的骨折,采用经典的手术方法操作次数多,增加手术风险,射线暴露量大,医疗费用高。 目的:观察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多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7-06/2009-06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和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骨一科收治的多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12例(29椎),根据治疗前MRI信号改变判断疼痛性椎体并进行选择性单侧穿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的治疗。根据目测类比评分评价手术前后疼痛变化,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骨折复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结果与结论:12例穿刺均顺利完成,48 h内疼痛缓解,平均随访14个月。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 0.01)。椎体前缘、中部、后缘平均高度治疗前低于治疗后,至末次随访椎体复位后前缘、中部、后缘平均高度未见明显丢失(P > 0.05)。治疗前穿刺侧与对侧椎体高度差距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治疗后两侧差距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前后同侧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提示对多椎体压缩骨折采用选择性单侧穿刺后凸成形治疗,临床效果满意,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射线暴露和治疗费用,适于老年多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治疗。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