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16): 2937-2940.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16.022
• 材料生物相容性 material biocompatibility • 上一篇 下一篇
王雪静1,李玲芝2,肖卫东3,杜 波4,宓为峰2
Wang Xue-jing1, Li Ling-zhi2, Xiao Wei-dong3, Du Bo4, Mi Wei-feng2
摘要:
背景: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是第一个新型抗精神病药的长效制剂,它的疗效和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但是因其注射部位为臀部深部肌肉注射,可能引起较重的疼痛刺激。 目的:明确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12周后注射部位疼痛情况的变化,探索注射过程及注射部位疼痛与注射剂量、注射次数的关系。 方法:选择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或门诊患者57例,年龄18~65岁,每2周注射一次利培酮微球,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为25,37.5,50 mg,同时采用100 mm目测类比量表对患者注射过程疼痛和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研究者应用他评量表对受试者疼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注射剂量、注射次数对注射过程疼痛、注射部位疼痛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利培酮微球注射的不同剂量组间注射过程的疼痛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35,P > 0.05),说明注射过程的疼痛与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注射剂量无关;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与利培酮微球的注射剂量有相关性,50 mg组的疼痛程度较37.5,25 mg组的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大,明确临床注射过程中应对高剂量利培酮微球注射患者进行重点的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