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 聪, 赵 岩, 杜小宇, 杜欣瑞, 庞廷娟, 付怡凝, 张 浩, 张步洲, 李筱贺, 王利东.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腰主弯患者腰椎-骨盆的生物力学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8): 1155-1161. |
[2] |
罗培杰, 袁 凯, 李大星, 张顺聪, 郭惠智, 唐永超, 周腾鹏, 郭丹青, 李永贤, 莫国业. 长、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并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 342-347. |
[3] |
高阳阳, 车先达, 韩鹏飞, 梁 斌, 李鹏翠. 透视引导与机器人辅助椎弓根置钉效果的荟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3): 446-452. |
[4] |
林云志, 方国芳, 李修往, 吴家昌, 吴铭杰, 谭 亮, 赖国华, 叶灼烽, 桑宏勋. 半自动脊柱手术机器人系统在脊柱外科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4): 3792-3796. |
[5] |
郭惠智, 唐永超, 梁 德, 张顺聪, 杨志东, 袁 凯, 郭丹青, 李永贤, 莫国业. 选择性首尾端椎弓根螺钉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4): 3815-3820. |
[6] |
许阳阳, 张 凯, 李志军, 张云凤, 苏宝科, 王 星, 王利东, 王一丹, 和雨洁, 李 琨, 王海燕, 李筱贺. 12-15岁青少年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最佳选择的形态学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1): 3321-3328. |
[7] |
田 露, 刘 斌. 身体活动与运动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与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 296-302. |
[8] |
宗治国, 刘 肃, 马朋朋, 张 鑫, 李 伟, 苏 峰, 张春林, 郭建文, 文 毅. 植入不同直径椎弓根螺钉后腰椎体与椎弓根结合部位骨折力学的稳定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8): 2794-2798. |
[9] |
肖 强, 李小丹, 刘静莉, 曾纪焕, 邓 亮. 新型3D打印导板辅助颈椎前路双侧椎弓根置钉的安全及可行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8): 2823-2828. |
[10] |
张 帅, 欧阳建元, 彭雪莲, 王 松, 王 清. 髂骨翼宽度与高度对L5椎弓根置钉遮挡的三维CT评估[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8): 2873-2878. |
[11] |
徐朝健, 韩鹏飞, 武壮壮, 赵 斌, 王永峰. 导航机器人与透视引导椎弓根置钉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8): 2932-2938. |
[12] |
尹振宇, 宋晋刚, 崔易坤, 蒲劲松.
前方双钛网支撑植骨联合后方椎弓根内固定重建腰椎结核患者的脊柱稳定性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5): 2355-2360. |
[13] |
邱 丹, 何 辉, 熊开宇, 李红娟. 青少年椎旁肌耐力及左右侧对称性测评指标和方法的建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4): 2197-2204. |
[14] |
冯 涛, 张 宏, 任 虎, 李熙明, 潘 铄, 王晓静, 于大海. 模拟猪颈椎C5/6椎间盘摘除椎弓根螺钉后路固定联合不同融合器融合的即刻应力应变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2): 1810-1816. |
[15] |
许 勇, 官 众, 李永霞, 陈 锋, 任 磊. 经伤椎和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中期效果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2): 1823-1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