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

    早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大鼠宫腔粘连
  • 图1|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子宫病理切片染色

    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见图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子宫径线明显增粗,部分出现积水,子宫表面光泽较为暗淡。镜下观察模型组内膜组织结构紊乱,宫腔闭锁,其内膜腺体数量明显减少,内膜厚度不均且薄。Masson染色结果见图1。与对照组对比,模型组蓝绿色纤维明显增多,纤维化面积增多,提示宫腔纤维化,宫腔粘连形成。


    图2|人早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形态

    结果:原代培养1 d可见细胞可贴壁,呈现小的梭形或长条状结构;培养3 d可见细胞几乎全部贴壁,呈长梭形,偶见簇群;第2代细胞形态趋于稳定,呈漩涡状排列,见图2。


    图4|各组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切片

    结果: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估各组子宫组织病理改变,见图4。①对照组:苏木精-伊红染色见宫腔形态良好,形状清晰,内膜线完整且明显,腺体数量多,位于间质中,形态多为椭圆形,偶有腺体相互链接,微血管丰富,Masson染色见形态良好,腺体肌层内膜等呈现红色,偶有少量微蓝色胶原,规则的梭形排列;②模型组:造模后第5天可见宫腔破坏较为明显,失去正常结构,腺泡数量减少,宫腔线不连续,内膜厚度减少;造模后第10天可见宫腔有较大面积粘连,间质面积缩小明显,内膜线不完整,内膜厚度薄;造模后第15天宫腔形态不清,未见新生血管及腺体;③干细胞组及丹参酮组:治疗后第5天宫腔结构虽有不完整,但可见部分新生血管及滤泡;治疗后第10天宫腔形态有所恢复,但仍有部分结构不完整,新生腺体及血管较前增多;治疗后第15天较之前进一步改善,可见部分上皮逐渐代替纤维组织,形态趋于稳定,仍可见部分腺泡闭塞;④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第5天可见上皮代替纤维组织,纤维化面积较小,蓝染程度较轻;治疗后第10天拥有完整的宫腔形态及结构,新生血管及腺体也明显多于干细胞组及丹参酮组,粘连面积较前进一步缩小;治疗后第15天保持完整宫腔形态,较多上皮新生,腺泡及血管数量趋近于正常,纤维化面积仍有部分存在。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 发布日期: 2022-01-25  浏览: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