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

    利用生物发光成像示踪大鼠颅骨缺损中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图1|原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形态和鉴定结果

    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原代BMSCs,第3天时可见少量细胞贴壁,细胞呈集落样生长,单个细胞呈卵圆形居多,部分伸出触角,见图1A;培养至第7天时细胞明显扩增。干细胞多数呈长梭形,形态均一,达到80%融合度,见图1B。BMSCs在成骨诱导14 d后,镜下可见颗粒状钙结节,茜素红染色明显,证明所分离细胞为BMSCs,见图1C。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所分离细胞表达典型BMSCs标志物CD29和CD106,但不表达造血祖细胞表面标志CD34和CD45,符合BMSCs特征,见图1D。


    图4|表达荧光素酶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胶原支架上的Live/Dead染色(×100)

    结果:为检验Luc+BMSCs在胶原支架中的生物相容性,将Luc+BMSCs与胶原支架在培养皿中培养7 d后进行细胞Live/Dead染色,见图4。图4A中显示支架中的活细胞,可见Luc+BMSCs在支架中弥漫性分布,部分细胞呈聚集性成团生长,部分细胞呈梭形生长,与胶原支架结合良好;图4B中显示少量红色的死细胞,证明Luc+BMSCs与胶原支架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 发布日期: 2022-01-25  浏览: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