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干细胞

    原代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及鉴定
  • 图1|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结果:原代培养3 d后,细胞呈短梭形、单个、散在贴壁生长,少数细胞从组织块周围迁延爬出,见图1A,B;培养5 d后,细胞增殖迅速,呈团簇样生长,细胞集落逐渐扩大,见图1C;培养6-8 d,细胞集落融合,呈鱼群状、成纤维样、漩涡式排列生长,见图1D-F。


    图2|第3-8代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观察

    结果:第3-8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一,呈典型的鱼群样、成纤维状、漩涡式排列生长,无明显蝉翼样变宽分化现象,见图2A-F。


    图4|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脂及油红O染色观察

    结果:第4代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经成脂诱导7-10 d后,细胞形态逐渐由长梭形变为多边形或圆形,胞浆内积聚了大小不等的脂肪滴,未成熟的细小脂滴形成“戒环样”结构;成熟的脂滴则体积较大,充满于细胞质中,胞核偏向边缘一侧,见图4A;经油红O染色后,脂肪滴呈鲜艳深红色,见图4B,C。


    图5|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及茜素红染色观察

    结果:第4代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经成骨诱导分化21 d后,细胞逐渐由长梭形变为多边形,呈聚集样生长,表面有大小不等的黑色小颗粒,局部有矿化样的结晶物,见图5A;经茜素红染色后可见“蘑菇样”散落分布、大小不等的深红色球形结节,见图5B,C。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 发布日期: 2021-12-29  浏览: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