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研究方案 biomaterial study protocols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椎体骨折: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开放性临床试验方案
    吴寅良,王 强,李法年,彭 俊,江 龙,陈 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 (17): 2562-2568.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17.018
    摘要492)      PDF (1001KB)(784)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骨水泥固化过程:骨水泥从混合到完全固化,可分为湿砂期、拉丝期、面团期、固化期4个时相,完全固化所需要的时间受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室温、调制比例等。高黏度骨水泥在较短时间内可达到黏稠的状态,从混合开始到拉丝期末所需的时间比低黏度骨水泥较短。
    骨质疏松压缩性椎体骨折的治疗:①保守治疗:当患者脊柱稳定性良好,系单个椎体或多个椎体单纯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 1/3,未伴发神经系统损伤,可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②外科治疗:长时间卧床可加重骨质疏松,造成骨折愈合延长,并易导致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压缩性骨折的传统手术方法,但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对骨质疏松椎体的把持力不足,易产生切割现象,导致固定物松动,且术后常合并高度丢失严重,螺钉松动、脱出导致固定失败、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广泛应用于骨折、畸形不严重,无明显脊髓、神经受压症状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与卧床保守治疗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相比,经皮椎体成形具有见效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需加压注入骨水泥,有较高的骨水泥渗漏率,且无支撑复位作用对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有限,不能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背景:传统骨水泥材料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椎体骨折时存在易发生散热效应、容易渗漏、力学强度与周围组织差异大等问题,严重影响骨质疏松压缩性椎体骨折的治疗效果。实验拟通过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开放试验来分析,一种新型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椎体骨折的有效性。
    方法/设计: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进行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开放试验。对骨质疏松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植入高黏度骨水泥,即刻结局指标为高黏度骨水泥植入前后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的比较,以目测类比评分进行评价。中远期结局指标为患者脊柱功能的恢复情况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率、Barthel指数和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评价。
    讨论:试验将为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椎体骨折提供临床应用依据。
    伦理批准:试验方案已经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文号:0136。试验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书面知情同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ORCID: 0000-0003-1532-406X(吴寅良)
    成骨分化与修复调控转录因子Runx2在股骨头坏死组织中的表达:非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观察试验方案
    杨礼庆,董成建,朱 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 (17): 2569-2574.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17.019
    摘要357)      PDF (775KB)(697)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Runx2:是一种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对骨组织的形成和重建起着重要作用。Runx2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促进软骨细胞的成熟和软骨的血管化,与破骨细胞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作为一种破坏性退行性疾病,初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即显微骨折以及随后针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过程。造成骨坏死的原因不消除,修复不完善,损伤-修复的过程继续,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变形,关节炎症,功能障碍。
     
    背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引发股骨头坏死。多种成骨相关因子如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骨保护素、骨钙素,在其随后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Runx2基因为成骨分化和骨形成过程中的控制基因,能促进前成骨细胞中各种矿化相关蛋白基因的转录,使其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从而在骨修复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方法/设计:研究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完成,为回顾性、单中心、非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研究纳入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1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和15例骨关节炎患者。试验在术中获得的骨组织标本,以股骨头颈组织Runx2 mRNA表达为主要观察指标,以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形态发生蛋白7、骨保护素mRNA表达,以及骨钙素免疫反应为次要观察指标。试验方案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注册号NCT02735538),试验方案取得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书面批准(批准号:2016PS222K),并取得受试者或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
    讨论: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颈组织包括Runx2 mRNA在内的多个骨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已于2010至2011年完成。研究结果为阐释Runx2 mRNA在股骨头坏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以及对骨修复重建的意义有所贡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ORCID: 0000-0002-1778-6957(杨礼庆)
    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最佳剂量筛选及机制研究:随机对照实验方案
    吴志民,崔宏力,刘国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 (3): 418-422.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03.021
    摘要402)      PDF (980KB)(314)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腹膜粘连:是腹膜受到手术、创伤、感染、缺血等损伤后,机体在自然修复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反应,腹膜粘连可能导致粘连性肠梗阻、慢性腹痛腹胀和女性不育等并发症发生。
    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胶液状高分子防粘连材料,具有不溶血、无致突变性、可降解等优势,是一种组织相容性良好的体内植入生物材料。因其具有类似体液如滑膜液的黏滞性,在上皮细胞再生期间可起到“漂浮浴”作用,阻隔浆膜面与腹膜面接触,从而防止粘连的形成。

     

    背景:研究发现局部应用屏障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方法。前期实验已经制备了有专利的防粘连材料——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这种胶液状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因其具有流动性和可压性,能够随着器官的蠕动而漫布于整个腹腔,起润滑作用,将肠管和腹膜隔开,减少组织粘连。

    方法/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①建立新西兰兔腹膜粘连模型,创面置入不同浓度及不同剂量的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与未置药物组比较腹膜粘连百分率,筛选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抗腹膜粘连的最佳浓度及剂量。②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抗粘连的机制研究,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及血清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 和纤维蛋白原。
    讨论:实验结果将为临床应用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膜粘连提供实验依据,也为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抗粘连机制探索提供可行思路。

    伦理批准:研究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2006年科技部《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及2009年《Ethical issues in animal experimentation》相关动物伦理学标准。 

    ORCID: 0000-0002-6691-4492(刘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