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设计 试验设计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1.2 试验完成地点 中国青海,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1.3 试验设计执行流程
(1)试验纳入合格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2组:给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或人工假体股骨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柄置入组)。
(2)试验的主要结局为基线(术前)、术后1,6,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的髋关节功能,次要结局为基线(术前)、术后1,6,12个月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评估的疼痛,以及术后6和12个月股骨头塌陷及无菌坏死发生率、骨折不愈合率、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率和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率。
(3)试验设计执行流程,见图1。
1.4 受试对象 纳入研究的10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来源于中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纳入标准:符合如下标准的患者将被纳入研究:
(1)符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标准[8]:12个月以上X射线平片仍可见清晰骨折线并结合临床症状后可判定骨折不愈合,X射线平片和CT扫描等均显示核素扫描有显像改变或者股骨头密度改变,包括囊性变、硬化、密度不均等均可以判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9]:骨密度检测T值小于-2.5或骨量下降25%;
(3)符合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8]: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检查有骨折线,若无骨折线,可行CT,MRI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
(4)年龄60-80岁;
(5)健康情况允许,能耐受麻醉与手术;
(6)对试验内容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符合如下标准的患者将被排除研究:
(1)酗酒、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
(2)关节周围有感染者;
(3)有骨质疏松以外的骨代谢疾病,如肾性骨营养不良、软骨病者;
(4)严重心、肺、脑等系统性疾病患者;
(5)恶性肿瘤晚期者;
(6)近期发生过脑溢血、心肌梗死.有难以纠正的重要器官衰竭者;
(7)伤肢有深静脉血栓形成者;
(8)语言、智力障碍、精神疾病、肢体偏瘫等不能配合治疗和检查者;
(9)不能耐受手术者。
1.5 样本量 根据以往研究结果[6],假设空心螺钉内固定组和股骨柄置入组术后Harris评分评估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47%和80%,设β=0.1,power=90%,显著性水准双侧α=0.05,计算后每组样本量为42例,按20%的脱落率计算,每组最终有效样本量为50例。样本量结果计算执行意向分析原则。
1.6 基线评估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术前基线评估,所有入组患者基线评估项目见表1。
1.7 受试者招募 医生在门诊和住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群中宣传此次试验的招募条件,感兴趣的患者/家属可通过主治医生,以电话、e-mail或微信的形式联系项目负责人,招募至研究组进行筛选。
1.8 随机分组及盲法 治疗开始前,由不参与试验的研究员采用SPSS 19.0软件给每例患者随机分配1个序列号,并通过电话给2组受试者分配随机号,完成随机分组。序列号被封存于密封的、不透光的信封中,直到合格的受试对象同意进入试验时才能被打开,受试对象才能接受相应的处理措施。
1.9 盲法 结局评估者对分组及干预措施盲,而患者和手术实施者将知道分组情况。
1.10 干预
1.10.1 股骨柄置入 采用硬腰联合麻醉和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取Moore切口,在髋关节后方以大转子为中心作一弧形切口长约15 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沿肌纤维方向钝性分开臀大肌的全层,直至髂胫束的后部,将臀大肌在阔筋膜的附着处顺切口得垂直部分切开5cm,上下牵开,使髋关节内旋,让外旋短肌处于紧张状态,同时坐骨神经也远离其止点,在梨状肌、闭孔内肌接近大转子的止点处将其切断,用缝线贯穿结扎标记,同时切开股方肌,充分显露髋关节囊的后部,沿髋臼边缘行T形切开关节囊,屈曲、内旋髋关节使股骨颈折断端脱出,用螺旋取头器取出股骨头。
? 修整股骨颈残端,保留小转子上缘1.5 cm的股骨颈内侧皮质,股骨颈外侧皮质修整到大转子的基底部,前、后面的皮质修整到相等。用髓腔挫扩髓,冲洗擦干髓腔,置入伞形水泥托,用骨水泥枪向髓腔中充填骨水泥,插入假体(股骨柄购自北京谊诚爱康有限公司,生物型股骨柄翼型BG-IV-TD 锻造钛合金,4号,表面带有羟基磷灰石涂层。球头购自北京谊诚爱康有限公司,金属球头),使颈托柄置于髓腔中央周围骨水泥匀称,保持前倾角待骨水泥固化,清除水泥残渣并冲洗。
? 牵引下肢向髋臼方向压迫假体头同时外旋股骨,使人工股骨头复位,检查股骨头活动灵活不受限。
? 反复冲洗严密止血后,点清器械、纱布,在关节腔中置入负压引流管,缝合关节囊及梨状肌、闭孔内肌以及股方肌,逐层缝合。
1.10.2 空心螺钉内固定 采用硬腰联合麻醉和仰卧位。安装牵引床,内旋并牵引下肢在C形臂透视下予以复位。消毒、铺巾,自转子下经皮及股骨颈向股骨头攻入3枚导针。
? 3枚导针呈“品”字形,保持15°前倾角,深度达股骨头关节面下0.5 cm,C形臂透视导针位置,在针尾皮肤上做长约1.5 cm纵形切口,放置套筒达骨皮质表面,测深、经空心钻沿导针钻孔、攻丝后,拧入3枚空心松质骨螺钉(北京谊诚爱康有限公司,钛合金型直径3号)并加压固定,撤除导针。
? 经C形臂透视复位,固定稳固。予以冲洗,止血,缝合切口。
1.10.3 术后治疗 患者均常规行引流、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和功能康复锻炼等治疗,术后均常规静滴抗生素不超过 24 h,引流条48 h内拔出。根据中医骨伤科学治疗原则[10]指导患者在非负重条件下进行抬腿,踢腿及踝关节的屈伸运动等下肢功能锻炼,并由康复科医师根据中医骨伤科学理筋手法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气血运行,防止肌萎缩。两组患者均绝对卧床3个月,部分负重6个月,至术后9个月才可以完全负重。两组治疗后均门诊随访1年以上,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由同一影像科检查经验丰富的医师行X射线平片及CT判断股骨头病程进展,塌陷则终止随访。
1.11 结局指标
1.11.1 主要观察指标 Harris髋关节评分:基线、术后1,6,12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11],评价内容包括疼痛程度、生活能力项目、行走能力项目、关节畸形与活动度5个方面,评价分值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其中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 分以下为差。计算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每组髋关节功能优和良的患者例数/每组患者总数×100%)。
1.11.2 次要观察指标 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基线、术后1,6,12个月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情况进行评估[12],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越剧烈,其中0分为无痛,0<VAS≤3为微痛,3<VAS≤6为中痛,6<VAS≤10为剧痛。
1.11.3 其他观察指标 材料与宿主组织相容性反应发生率:术后6和12个月股骨头塌陷及无菌坏死发生率、骨折不愈合率、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率和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率。
试验流程时序,见表2。
1.12 数据收集、管理、分析、开放
数据收集:研究使用临床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进行数据收集与管理。所有与研究有关的数据都须记录在由申办方提供的电子病历报告表(eCRF)上。研究者需在受试者完成访视后及时填写,除非有些检查结果不能立即获得。这样可以保证eCRF上的信息反映的是受试者最新的观察结果。
数据管理:待所有受试入组并完成随访后核对文件的数据,由主要研究者对数据库进行锁定。锁定后的数据文件不允许再作变动并将数据库保存备查。所有与本次临床试验有关的研究资料均由中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保存。
数据分析:将数据库资料交给专业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开放:出版数据将公开发布于http://www. figshare.com。
1.13 统计学分析 连续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以x±s表示,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以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表示。分类变量以计数及其所占百分比表示。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完成。
组间Harris髋关节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比较采用两样本t 检验或Mann-Whitney U 检验。组间材料与宿主组织相容性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4 审核试验实施的频率和措施 每半年或1年向中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汇报试验进展情况,同时向注册数据库更新试验进展状态。
1.15 保密原则
(1)试验仅收集和处理那些局限于空心螺钉内固定/股骨柄置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研究所必不可少的受试者的数据。
(2)在收集和使用这些数据时会充分确保其保密性并且遵守相关的保护受试者隐私的法律和法规。将确保:①收集数据的过程是公正合法的;②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专一的、明确的和合法的;③收集的数据相对研究目的而言是充分的、相关的而不过分的,不收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数据;④收集的数据是准确的,在必要时予以更新应是最新的。
(3)在收集个人数据之前,研究者会征得受试者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