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加斌, 朱宗东, 唐孝明, 魏 丹, 谭 波, 肖成伟, 赵淦琳炜, 廖 锋. 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解剖分型与复位策略[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9): 1341-1345. |
[2] |
潘保顺, 方 镇, 高明杰, 方贵明 , 陈金水. 基于影像学数据设计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9): 1372-1376. |
[3] |
姚晓玲, 彭建城, 许岳荣, 杨志东, 张顺聪. 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个月随访[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9): 1377-1382. |
[4] |
李 琨, 高尔科, 熊 峰, 王 星, 武丹琪, 李志军, 张少杰, 刘亚楠, 朵 岚, 李子瑜. 1-6岁儿童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9): 1383-1387. |
[5] |
章鑫隆, 慈文韬, 罗开文, 闫 石.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修复后内固定失效:原因和再手术的策略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973-979. |
[6] |
彭 坤.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效果的改善:研究现状及策略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980-984. |
[7] |
温明韬, 梁学振, 李嘉程, 许 波, 李 刚 . 两种方式固定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后的力学稳定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838-842. |
[8] |
杨 军, 杨 群, 张 锐, 姜 畅. 新型可滑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结核:对融合节段产生应力刺激促进植骨融合[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6): 914-918. |
[9] |
陈 硕, 肖东琴, 李兴平, 冉 斌, 匙 峰, 张成栋, 邓 丽, 黄南翔, 刘 康, 冯 刚, 段 可. 钛植入体表面钽功能涂层制备及性能表征[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4): 546-552. |
[10] |
蔡 风, 余 波, 曾 铎, 陈钦灿, 廖 琦. 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疾病[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 403-407. |
[11] |
梁浩然, 周 新, 杨彦飞, 牛文杰, 宋文杰, 任智远, 王薛丁, 刘 洋, 段王平.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 456-460. |
[12] |
杨瑞嘉, 姜灵凯, 董政权, 王云飞, 马 洲, 丛琳琳, 郭妍婧, 高阳阳, 李鹏翠.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环形外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 480-486. |
[13] |
聂文忠, 李晓萱, 曾嘉艺, 石常强. 腰椎病变融合器注入骨水泥后不同置入及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10): 1505-1509. |
[14] |
张同同, 王中华, 文 杰, 宋玉鑫, 刘 林. 3D打印模型在颈椎肿瘤手术切除与重建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9): 1335-1339. |
[15] |
杜秀鹏, 杨朝晖. 65岁以下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初始畸形程度对颈缩短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9): 1410-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