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1, Vol. 15 ›› Issue (32): 6003-6006.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1.32.026
• 干细胞移植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 上一篇 下一篇
张正昊,曲建华,陈 双,刘 洋,江 明,段显琳,袁海龙,王 蕾
Zhang Zheng-hao, Qu Jian-hua, Chen-shuang, Liu Yang, Jiang Ming, Duan Xian-lin, Yuan Hai-long, Wang Lei
摘要:
背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白血病异常基因的检测中,但对于应用此项技术比较化疗与移植后疗效的研究尚未见大量报道。 目的:评价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化疗与移植后白血病患者的监测效果。 方法: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二科2009-10/2010-10收治的白血病患者44例,收集标本85份。按照各自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案,分为治疗前组,普通化疗组,特殊药物治疗组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特殊药物治疗组包括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患者。 结果与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诊断与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方面较染色体核型分析更为精确;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特殊药物治疗组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阳性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和普通化疗组(P < 0.01),但特殊药物治疗组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与移植后1个月荧光原位杂交结果不具有相关性(P > 0.05);移植后1个月、1~6个月、6个月以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准确而有效的动态检测移植后患者的染色体变化情况,评价患者疾病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