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19): 3446-3450.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19.006
• 干细胞培养与分化 stem cell culture and differentiation • 上一篇 下一篇
翟 磊1,孙 楠1,姜 川1,徐 磊1,邢更彦2
Zhai Lei1, Sun Nan1, Jiang Chuan1, Xu Lei1, Xing Geng-yan2
摘要:
背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涉及股骨近端骨髓祖细胞脂肪化转变,从而导致骨重建修复困难。能否首先通过体外震波疗法体外诱导自体非骨坏死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成骨细胞前体,然后移植入自体骨坏死区,从而更加利于坏死区的骨重建? 目的:观察体外震波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非骨坏死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取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自愿捐赠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24 h后施以5 kV/500频次体外震波干预10 min。空白对照组未经体外震波干预。 结果与结论:体外震波组细胞传代后进入增殖高峰期更早,呈现出成骨分化趋势;空白对照组细胞存在向其他类型细胞多向分化的表现。体外震波组各时间点(除第1天)细胞增殖速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1)。体外震波组第24 天时碱性磷酸酶平均阳性率约90%,空白对照组至第36 天才上升至约50%。培养20 d茜素红染色示体外震波组矿化结节数为(7.0±1.3)个/视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结节,染色始终为阴性。体外震波组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除第3天)均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P < 0.01);体外震波组OC 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除第3、6天)均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P < 0.01)。结果提示适当强度的体外震波可促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非骨坏死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