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少策, 王诗尧, 周建伟, 潘奕欣, 汪玉良.
骨细胞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7): 1083-1088. |
[2] |
汪 亮, 黄朝朝, 于娇娜, 顾卫东, 王 忍, 钱志艺. 桥接系统混棒与双棒结构治疗股骨及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6): 888-892. |
[3] |
高 迪, 张 清, 刘 融 . 3D打印技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优势与展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6): 911-916. |
[4] |
杨 颖, 颜 南, 田 伟, 韩 操, 张笑妍, 郑 昕, 刘士丹, 张 硕, 王正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神经肌萎缩[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5): 4000-4005. |
[5] |
李叶天, 刘富恩, 尹 力, 张 辉, 陆 鸣, 高维陆, 尹宗生. 膝关节置换中以ROM技术定位胫骨假体的旋转力线[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4): 3840-3845. |
[6] |
贺国宇, 张永红, 王 栋.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优势及改进策略[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4): 3870-3876. |
[7] |
许 萍, 梁雷超, 梁贞文, 蔡 明, 陈 博, 黄 萍, 张琳琳. 脑瘫尖足患儿站立和行走中下肢肌肉的表面肌电图[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3): 3673-3677. |
[8] |
胡湘宇, 苏 鹏, 张 力, 李 剑, 秦泗河, 樊瑜波. 基于坐标变换理论分析Ilizarov骨外固定架矫形力传导效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1): 3287-3292. |
[9] |
吴 铮, 任 静, 万建杉, 孙 嵘, 武成聪, 刘克廷, 刘 涛, 欧 华. 步态周期下半月板损伤对膝关节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1): 3299-3303. |
[10] |
付雪飞, 张诗剑, 赵保双, 刘其鑫, 吴 磊, 杜博松, 李思源, 祁 超, 杨超群, 翁能源, 张 弢. 机器人辅助经皮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8): 2829-2835. |
[11] |
贾国庆, 余志平, 胡鹏宇, 张海清, 丛海波. 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电磁导航系统辅助骨隧道定位的准确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5): 2374-2380. |
[12] |
刘冬铖, 赵继军, 周子红, 吴沼锋, 俞颖豪, 冯德宏.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辅助全膝置换前计划中的作用与意义[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2): 1917-1922. |
[13] |
陈建国, 钱文伟, 彭慧明 . 全膝关节置换后创面的皮瓣转移修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2): 1929-1934. |
[14] |
朱 寅, 倪善军, 王 进, 黄云中, 张金坤, 葛建飞. β-磷酸三钙结合T型锁定钢板植入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2): 1853-1858. |
[15] |
陈金国, 陈国仙, 林宗锦, 许国松, 陈伟义, 游丰源. 个性化3D打印术前模拟与传统截骨在高位胫骨截骨中的应用与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2): 1881-1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