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4): 748-751.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04.042
• 骨与关节临床实践 clinical practice of the bone and joint • 上一篇 下一篇
蒋 超,姜 虹
Jiang Chao, Jiang Hong
摘要:
背景:随着日益严重的血液污染问题和输血相关疾病,血液保护的课题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高渗晶胶液)用于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的血液保护作用。 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实验组于麻醉后切皮前输入高渗晶胶液 4 mL/kg以10 mL/min的速度输注,于30 min内完成。对照组则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前(T0)、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T1)、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30 min(T2),60 min(T3),3 h(T4)、术后1 d(T5)、术后3 d(T6)抽血查血常规(包括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包括血小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并记录术中输血量、输液量、出血量及尿量。 结果与结论: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输注异体血数量较少(P < 0.05),尿量较多(P < 0.05);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及失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行控制性降压后,T2、T3的心率较T1明显升高(P < 0.05),T2、T3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T1明显降低(P < 0.05)。在T1、T2、T3时间点,实验组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5)。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各时间点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经过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T1、T2、T3、T4时间点,实验组血红蛋白、血球压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5);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 < 0.05)。T1、T2时间点,实验组Na+ 、C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5);T5、T6时间点,实验组的血红蛋白、血球压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5)。提示高渗晶胶液用于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可明显减少或避免输注异体血。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