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10, Vol. 14 ›› Issue (4): 736-739.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04.039
• 骨与关节临床实践 clinical practice of the bone and joint •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文澜1,柯 伟2,邓小容2
Li Wen-lan1, Ke Wei2, Deng Xiao-rong2
摘要:
背景:血管内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明显提高,能够明确改善血管狭窄有关的症状及预后,并预防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但仍存在如血栓形成、脑出血、再狭窄以及过度灌注等问题。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后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影响。 方法:将24例成功完成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拜阿司匹林300 mg,1次/d,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拜阿司匹林300 mg,1次/d,术后1,3,6,12个月以经颅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核磁共振成像/扩散成像、C-反应蛋白、血脂以及神经专科随访,观察主要的不良事件如支架内再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再次介入治疗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1,3,6,12个月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 < 0.05,P < 0.01),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5,P < 0.01)。治疗组术后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5,P < 0.01)。同时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40 mg是安全的。结果提示可以将他汀类降脂药作为支架置入后的常规治疗,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很好的预防支架置入后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